中文

2023-08-11

设计湖畔动物家园,重塑人与自然关系

武汉动物园改造更新设计

DESIGN THE ANIMAL HOMES BY THE LAKE,  RESHAP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总设计师黄炎带领团队成员们一起跑遍了全世界的动物园,学习总结先进经验。武汉动物园的设计,将:

 

1.重新打造动物与环境的关系

RECONSTRU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IMALS AND THE ENVIRONMENT 

摒弃传统食性分区,采用栖息地分区,给动物一个自然家园。此次改造设计转换视角,从动物福利与自然地理知识出发,为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的动物们以及湿地鸟类创造一系列尽可能还原物种地理分布与栖息地本来面貌的主体展区。

通过模拟原栖息地地貌与种植、结合动物物种习性量身定制场景丰富、不同风格的室内外展示空间,让大象、长颈鹿、斑马、羚羊们漫步于“马赛马拉草原”;黑猩猩、黑白疣猴、山魈们嬉戏于“刚果丛林”;大熊猫、小熊猫、雉鸡徜徉于“卧龙竹海” ;金丝猴、猕猴、猪獾生息于“长江流域”……

当然,设计师也没有忘记几十年来一直栖息园内的白鹭、苍鹭们,水禽湖畔筑满鸟巢的大树被一起保留下来融入了展示丹顶鹤、鹈鹕、天鹅等游涉禽的湿地鸟区中,让这个天然湿地继续成为园内外动物的生态家园。

湿地鸟区

湿地鸟区保留乔木上的野生鸟巢

 

2.重新建立游客和动物的关系

REBUIL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TS AND ANIMALS

游客游线被重新组织为去动物家园中做客的故事路径,结合地形利用栈道,单向起伏迂回于动物展区中,通过花木丛中的一个个观测点不经意间遇见动物,游览过程步移景异,远近高低各有不同。潜移默化的让游客体会到:人与动物平等、共生,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阿拉伯狒狒与埃及神话的故事

非洲区绿狒狒的“家”

与食火鸡面对面

不同视角下的岩羊峡谷

 

3.重新定义管理者和动物的关系

REDEF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AGERS AND ANIMALS 

在空间充裕,独立于游览空间的专业饲养管理区域中,通过分配通道、推拉门立体串联笼舍与非展示运动场。同时,以大象修脚训练墙等特殊设计,提供更多饲养员和动物进行正向行为训练的机会,让饲养员成为动物的朋友而不是“上下级”。

同时,新建的兽医院与科研中心为动物治疗康复、科学研究提供了空间,让动物园不仅能保证并提升园内动物福利,同时也能为野生动物保护做出更多贡献。

非洲大象运动场与修脚训练墙(左侧)

 

4.重新塑造动物园和城市的关系

RESHAP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ZOOS AND CITIES

现代城市动物园的根本意义是保护和教育,武汉动物园经过改造提升设计,将从展览动物的场所转变为城市人群了解野生生态环境的窗口与连接自然环境与城市的纽带。

游客的游览历程,本质是了解动物及其背后的野外生存环境、学会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启发日常生活中生态保护意识与行为的历程。

设计团队希望以此为契机让生态文明在武汉迎来新一轮的发展,让武汉动物园成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名片。

非洲区阿拉伯狒狒馆的保护教育展示

 

项目简介

PROJECT INTRODUCTION

位于汉阳区墨水湖畔的武汉动物园,有着近40年的历史,承载了武汉市民无数难忘美好的回忆。2019年,苏邑设计集团中标“武汉动物园综合改造一期工程勘察设计”项目,承接总体设计工作。

动物园总体规划范围约73公顷,本次改造约47公顷,工程总投资约9.8亿元。园区分为6个主题展区(亚洲区、非洲区、美洲区、湿地鸟区、大洋洲区和儿童互动区)和2个功能区(综合管理区和北门综合服务区)。

为了实现创建“全国一流”动物园的目标,项目总设计师黄炎到世界各地著名动物园进行了实地调研,汲取了先进理念与经验综合运用在了这次设计中,与武汉本地设计院合作,将武汉动物园打造为环境和设施一流、动物福利一流、服务一流、科普一流、科研一流的滨水森林动物园。

武汉动物园经过三年闭园精雕细琢,于今年9月28日正式开园。